編劇吸睛的秘密(二):控制懸念的技巧



一名女子拿著槍,她要射殺誰?



「懸念」是編劇最強大的武器,一部戲可以沒有主題、沒有角色歷程、沒有深刻的體悟,光憑懸念就讓觀眾看完一部戲。(當然,看完之後會不會罵爛是另一回事了)



反過來說,一部戲哪怕意義深遠、演技精湛、對白精彩,如果沒有懸念,對觀眾而言將會變成一種挑戰。



那麼,到底什麼是懸念?我們又該怎麼製造懸念呢?




懸念說穿了,就是「想知道接下來是什麼」的念頭。假設今天圖片中的女子是一名特務,她的槍對準的是一個罪大惡極的國際級罪犯,她這一槍如果射中,她將能拯救她的愛人與整座城巿;如果射偏了,不但賠上愛人的性命、無法阻止城巿被破壞,可能連自己都會喪命。我們想知道,這一槍到底中,或是不中?



這便是懸念。要製造懸念,有十幾種方式,小農在這篇文章中,列舉最基本的三點:



1. 目標:

讓你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果今天這名女子只是在接受訓練、幫軍火商拍廣告擺姿勢,那便沒有懸念。有個目標在她的槍口下,懸念便產生了。同樣的道理,讓你的角色在跑步機上運動是不會有懸念的,但如果我們知道他是一名馬拉松選手,正在替一場大型比賽做準備,懸念便會出現。



2. 加碼:

你的目標有多重要?女子槍口下的,是一名無名小卒,還是總統?如果失敗了,會有嚴重的後果嗎?我們在例子中將她的愛人和整座城巿都拉上了斷頭台,便是在替她的目標加碼,如果她失敗了沒有損失,頂多再來一次,那懸念便弱上許多。今天我們的馬拉松選手如果是個頂尖好手,而這場比賽他已經贏過許多次了,那可能沒什麼懸念,但如果他是一名因傷退役的馬拉松選手,這場比賽是他復出後的關鍵第一戰,懸念便強大了起來。



3. 危險:

劇中角色正面臨某種危險,也會產生懸念。女子的槍如果沒射中,她會被罪犯發現,便要面臨追殺;或今天我們把劇情再往後推一點,她這槍失敗了,罪犯發現了她,開始追殺她,她逃亡過程中所面臨的危險,便是動作片中的經典懸念。當然不是每部影片都有這麼誇張的致命危機,要知道,危險是相對的。對於這名特務而言,如果不是被追殺,扭傷腳根本不構成威脅;但對正準備復出的馬拉松選手而言,扭傷腳可能是致命的危險,甚至只是吃壞肚子,都可能造成他無法贏得關鍵比賽。



危險不見得要真的發生,只是讓觀眾意識到那個危險可能發生,懸念便會產生。例如跑者正在街道上練習,一名小孩騎著腳踏車在巷子裡橫衝直撞,眼看跑者和小孩便要在某個巷口相撞......但他們只是擦身而過,跑者可能甚至連看都沒有看到那名小孩。危險的發生,也可能只存在於角色的意識中,如果這名跑者每次練跑完,都不安的確認他的腳踝,儘管實際上並沒有問題,也會產生懸念。



讓你的角色有目標、替目標加碼、讓角色面臨危險的威脅,你的故事便會開始長出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