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劇本格式

(圖片取自網路)

        近來有些學員給我看他們試寫的劇本作品,發現寫得有點像是網路發文,沒有格式不說,連標點和段落都省略得差不多了。雖然可以讀得懂他的意思,但一來解讀上辛苦,二來如果你把劇本拿給別人看,立馬就會被發現是新手,那麼連裝逼的機會都沒有了,無形中增加了被退稿的機會。(這個例子也適用想要小說出版的人,請使用正統作文格式,並且不要亂變字型,不然編輯可能光看排版就退你稿了⋯⋯)

        台灣並沒有真正成熟的影視產業圈,所以劇本的格式並沒有真正統一,比較像是一種「前輩傳下來的習慣」,所以不同圈子常有不同的劇本寫法(例如廣告圈、漫畫圈和電視電影圈的格式都不大一樣),與大陸或好萊塢的格式也不同,這裡介紹的,比較是盛行在台灣電視電影圈的寫法,如果有業內的朋友有不同的格式,歡迎提供參考。

        如上面的附圖,一般劇本主要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框框內的,註明場次、場景、時間與人物。一個是不用框框的,也就是對白與畫面描述。

        場次就是指這是第幾場,就是框內那個「S:1」,指第一場,也就是影片會被看到的第一個畫面。「景:」就是指場景,除了寫地點外,有時會加註內景或外景。「時:」就是時間,一般不會寫明確的時間,除非有特殊要求(例:夕陽),否則只會註明日或夜。「人:」則是指在這個場景內出現的角色,有的只會寫主要角色,有的會全部寫(如範例中的記者A和記者B),有的還會寫「環境角色」,就是指在後面走來走去的臨演。

        明眼人就會知道,這個框框其實對於故事的理解,沒有太大幫助,主要是寫給拍攝的人看的。這樣子製片拿到劇本,就可以依照場地、日夜景、角色(演員)來規劃拍攝的日程。有的團隊為了節省空間,會擠在一行來表達,但框框內的資訊都一樣。

(圖片取自網路)

        而框框底下,就開始進入該場次的劇本內容,其中「人名:」這個部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比較陌生的,應該就是三角形的部分(那個符號我無法在blog這裡打出來==)。三角形就是畫面描述,舉凡景色(天黑了、山邊霧氣很重)、走位動作(阿海伯快跑出來)、劇本說明(記者的聲音先入)、表演指導(一臉憂愁、蹲下痛哭)、鏡頭指導(三輪車特寫)⋯⋯總之,不是演員台詞的部分,通通都可以用三角形表示。

        有些導演會要求編劇一個三角形就等於一個鏡頭,但我個人對這種分工不清的要求不置可否(因為分鏡其實是導演的工作),而且另外一群導演對於編劇老是想用三角形來左右導演的運鏡很感冒,所以對於三角形該寫多寫少,我想就不用太執著,怎樣都對。

        至於最上面那張圖的「(VO)」是什麼意思?VO是指(Voice Over),是我們平常認知的「OS」,就是人物一直擺表情,但我們聽得見人物心聲的那種效果。OS(Off-Screen)是指「畫面外的聲音」,例如兩人講話講到一半聽到電話響或敲門聲,吸引他們看向畫面外,那便是OS。有些人看不懂VO,只知道OS,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不管是哪種情況,你都可以寫OS。和三角形一樣,不用太在意這種事,反正大家看劇本重點都不在討論格式(有些同團隊的前輩會修正你,你就配合就好),你懂就好,不需要造成自己的困擾。

        有時劇本會有黑色的三角形,稱之為「插景」,例如回憶起前一場發生的事,會插入一兩個之前的畫面,就用黑三角。但同樣的,這東西後來漸漸也沒人用了,你可以用相同的白三角形註記一樣的事。(我猜可能是早期剪接技術比較麻煩,所以才需要不同的符號來處理這種插景,現代的數位剪接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就一概以白三角來標示即可)

        至於那種在短時間內快速有不同場景畫面在跳的那種畫面(例如快速交代主角從起床到上班的過程),一般稱為「雜景」,可以寫在一個場次內,然後用三角形標註雜景,並做場景描述即可。

        其實光從劇本格式你就能發現,台灣的劇本格式不是替編劇設計的,而是替拍攝者設計的,這當然與早期台灣編導合一的情況有關(當然還有編劇地位有關),但無論如何,劇本格式只是一種習慣的溝通方式,也不是編劇才華需要解決的問題,習慣成自然就好。

        你也可以參考好萊塢的方式來寫,但他們習慣演員和台詞置中,你也不見得喜歡。大陸目前也沒有統一模式,我看過的版本,是好萊塢和台灣的混合,沒有框框也沒有三角形,但台詞靠左,有點像舞台劇劇本。老實說,像三角形這種難打又難看的符號,雖然我不敢說是世界唯一,但我確實只在台灣的劇本看過。(不知道怎麼打對吧? 請用Word的「符號插入」)